晶狀體混濁可通過佩戴矯正眼鏡、調整生活習慣、藥物治療、超聲乳化手術、人工晶體植入等方式治療。晶狀體混濁通常由年齡增長、紫外線照射、糖尿病、眼部外傷、葡萄膜炎等原因引起。
早期晶狀體混濁可通過驗光配鏡改善視力。選擇抗紫外線鍍膜的變色鏡片,減少強光刺激。閱讀時使用放大鏡輔助工具,保持30厘米用眼距離。避免長時間注視電子屏幕,每20分鐘遠眺6米外景物。
每日補充富含葉黃素的菠菜、羽衣甘藍等深綠色蔬菜。戒煙限酒,控制每日咖啡因攝入不超過300mg。夏季外出佩戴UV400太陽鏡,正午時段避免直視強光。保持每周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如快走、游泳。
吡諾克辛鈉滴眼液可抑制晶狀體蛋白變性,卡林-U滴眼液促進代謝廢物排出,谷胱甘肽滴眼液中和自由基。需連續使用3個月以上,每日4次規律點藥。合并糖尿病患者需同步控制血糖在7mmol/L以下。
適用于視力降至0.5以下的成熟期白內障。通過3mm切口粉碎吸除混濁晶狀體,保留后囊膜完整性。手術時間約15分鐘,采用表面麻醉,術后24小時視力可恢復80%。需避免術后1周內彎腰提重物。
植入折疊式人工晶體矯正屈光狀態,可選擇單焦點、多焦點或散光矯正型。術后1月內避免揉眼、游泳等行為。90%患者術后裸眼視力可達0.8以上,夜間駕駛需防眩光。
術后飲食需增加維生素C含量高的獼猴桃、草莓,每日攝入不少于200mg。堅持做眼球轉動操,每小時上下左右各轉動10次。外出佩戴防塵眼鏡,避免油煙、沙塵刺激。每半年復查眼壓和眼底,監測后發性白內障發生情況。合并高血壓患者需將血壓控制在140/90mmHg以下,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紅蛋白維持在7%以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