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年人肩周炎可通過按摩肩髃穴、肩髎穴、肩貞穴、天宗穴、曲池穴等穴位緩解癥狀。肩周炎多由肩關節周圍軟組織退行性變、慢性勞損、外傷、受涼等因素引起,表現為肩部疼痛和活動受限。
1、肩髃穴:
位于肩峰端下緣三角肌上部中央凹陷處,按摩時用拇指指腹以畫圈方式按壓3-5分鐘。該穴位屬手陽明大腸經,刺激可改善肩關節血液循環,緩解肩前區疼痛和上舉困難。按摩時配合熱敷效果更佳,注意力度以患者能耐受為度。
2、肩髎穴:
在肩峰后下方,臂外展時肩髃穴后約1寸凹陷處。該穴屬手少陽三焦經,主治肩臂攣痛不遂。按摩時可用食指關節進行點揉,有助于松解肩后部肌肉粘連,改善外展和后伸受限。急性期疼痛明顯者可先進行局部熱敷再按摩。
3、肩貞穴:
位于肩關節后下方,腋后紋頭上1寸處。按摩此穴可緩解肩后部放射性疼痛和夜間痛,尤其適合伴有上肢麻木的患者。操作時用拇指垂直向下按壓,配合肩關節緩慢環轉運動,每次持續2-3分鐘,每日2-3次。
4、天宗穴:
在肩胛骨岡下窩中央凹陷處,約平第4胸椎。該穴屬手太陽小腸經,主治肩胛疼痛和上肢功能障礙。按摩時患者可取坐位,施術者用掌根按揉,能有效緩解肩胛區酸痛和手臂后伸受限。可與肩前部穴位交替刺激。
5、曲池穴:
屈肘時肘橫紋外側端凹陷處,屬手陽明大腸經。雖非肩部穴位,但通過經絡傳導可遠端調節肩關節功能。按摩時配合肩部活動能增強止痛效果,特別適合伴有肘關節不適的患者??捎媚粗钙椿虬妮o助治療。
肩周炎患者除穴位按摩外,建議每日進行爬墻運動、鐘擺運動等康復訓練,循序漸進增加活動范圍。飲食可適當增加富含歐米伽3脂肪酸的深海魚、堅果等抗炎食物,避免寒涼刺激。夜間睡眠時注意肩部保暖,疼痛急性期可短期使用護肩固定。若經2-3周自我調理無改善,或出現肩關節明顯僵硬、肌肉萎縮等表現,需及時至骨科或康復科就診,必要時接受超聲波、關節松動術等專業治療。長期頑固性肩周炎需排除頸椎病、肩袖損傷等疾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