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理氯化鈉溶液的使用需注意無菌操作、輸注速度、配伍禁忌、適應癥選擇和不良反應監測。
1、無菌操作:
開啟生理氯化鈉溶液前需檢查包裝完整性,溶液應澄清無沉淀。使用一次性無菌輸液器,穿刺前用碘伏消毒瓶口,避免反復穿刺同一部位。已開封溶液需在24小時內使用,剩余液體禁止保存重復使用。
2、輸注速度:
成人常規輸注速度為500ml/2-4小時,心功能不全者需調至100ml/小時。新生兒按體重計算為20ml/kg/日,早產兒需使用微量泵控制。快速輸注可能導致循環負荷過重,出現呼吸困難或肺水腫。
3、配伍禁忌:
禁止與兩性霉素B、促皮質素、青霉素鉀鹽等藥物配伍。與頭孢曲松鈉混合會產生沉淀,與脂肪乳劑合用可能破壞乳化系統。需間隔輸注其他藥物時,應用5%葡萄糖溶液沖洗輸液管。
4、適應癥選擇:
適用于等滲性脫水、手術沖洗和器械浸泡。嚴重低鈉血癥需改用3%氯化鈉溶液,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應配合胰島素使用。燒傷患者需根據滲出量調整用量,避免鈉離子過量。
5、不良反應監測:
輸注過程中觀察是否出現寒戰、發熱等熱原反應。長期使用者監測血鈉濃度,警惕高氯性酸中毒。靜脈炎表現為穿刺部位紅腫熱痛,需立即更換輸液部位并用硫酸鎂濕敷。
使用生理氯化鈉溶液期間建議保持均衡飲食,限制每日鈉鹽攝入不超過6g。可適當增加香蕉、菠菜等富鉀食物,避免劇烈運動后快速補液。護理重點包括定期更換敷料、記錄出入量、評估皮膚彈性,出現頭痛或嗜睡等神經系統癥狀需立即就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