腋下潰爛發臭可能由汗腺炎、真菌感染、細菌感染、過敏反應、糖尿病等因素引起,可通過局部清潔、藥物治療、手術引流、控制血糖、避免刺激等方式改善。
1、汗腺炎:腋下大汗腺阻塞繼發感染是常見病因,表現為紅腫疼痛伴膿性分泌物。急性期需外用莫匹羅星軟膏抗感染,慢性反復發作需考慮切開引流或激光治療。日常選擇寬松透氣的棉質衣物,避免使用止汗劑。
2、真菌感染:紅色毛癬菌等真菌在潮濕環境下繁殖,導致皮膚脫屑糜爛伴酸臭味。確診需刮取皮屑鏡檢,治療采用聯苯芐唑乳膏或特比萘芬噴霧,嚴重者口服伊曲康唑。保持腋窩干燥可鋪撒爽身粉。
3、細菌感染: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引發膿皰瘡,伴隨黃色結痂和腐臭味。需細菌培養后選擇敏感抗生素,輕癥外用夫西地酸乳膏,重癥口服頭孢氨芐。每日用生理鹽水清洗后涂抹碘伏消毒。
4、過敏反應:對除臭劑、染發劑等化學物質過敏會導致接觸性皮炎,出現水皰滲出。立即停用致敏產品,局部冷敷3%硼酸溶液,口服氯雷他定抗組胺。新護膚品需先在耳后測試耐受性。
5、糖尿病:長期高血糖引發神經病變和微循環障礙,易合并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。需監測糖化血紅蛋白,控制血糖在餐前7mmol/L以下,潰爛面使用胰島素溶液濕敷促進愈合。
腋下護理需每日用溫水清洗后徹底擦干,避免刮毛時損傷皮膚。選擇無香料添加的弱酸性沐浴露,出汗后及時更換衣物。飲食減少辛辣刺激食物攝入,補充維生素A和鋅促進皮膚修復。糖尿病患者需定期檢查足部及皮膚狀況,出現持續潰爛、發熱等癥狀應立即就醫排查壞死性筋膜炎等嚴重并發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