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AD在醫學上指冠狀動脈疾病,可能由血脂異常、高血壓、糖尿病、吸煙、遺傳等因素引起,可通過生活方式調整、藥物控制、介入治療、搭橋手術等方式干預。
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升高會沉積在冠狀動脈內壁形成斑塊,導致血管狹窄。控制每日脂肪攝入量低于30%,增加深海魚類、堅果等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的食物,每周進行150分鐘中等強度有氧運動有助于改善血脂譜。
持續高壓血流沖擊會損傷血管內皮細胞,加速動脈粥樣硬化進程。可能與鈉鹽攝入過量、精神緊張有關,通常表現為頭暈、視物模糊等癥狀。每日食鹽量控制在5克以下,規律監測血壓,必要時使用氨氯地平、纈沙坦等降壓藥物。
胰島素抵抗狀態會引發血管炎癥反應,促使冠狀動脈鈣化。可能與肥胖、缺乏運動有關,常伴隨多飲多尿、傷口愈合緩慢等癥狀。通過血糖監測、二甲雙胍等藥物控制糖化血紅蛋白在7%以下,配合抗阻訓練改善胰島素敏感性。
煙草中尼古丁會收縮冠狀動脈,一氧化碳則降低血液攜氧能力。吸煙者發生心肌梗死的風險是非吸煙者的2-6倍,戒煙后2年內心血管風險可降低50%。采用尼古丁替代療法或伐尼克蘭輔助戒煙,同時避免二手煙暴露。
家族中有早發冠心病史者患病風險增加3倍,可能與載脂蛋白E基因突變有關。這類人群需提前進行冠狀動脈CT篩查,必要時使用阿托伐他汀進行一級預防,突發胸痛時立即舌下含服硝酸甘油。
冠狀動脈疾病患者需建立地中海飲食模式,每日攝入500克蔬菜水果,限制精制碳水化合物。每周進行3次30分鐘快走或游泳,避免突然劇烈運動。定期復查血脂血糖,支架術后患者需持續服用阿司匹林聯合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療,出現胸悶氣促等癥狀時及時就醫評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