遺傳性脫發通常在18-25歲開始顯現,男性更易在青春期后出現,女性多在更年期前后表現明顯。該現象與雄激素敏感性毛囊萎縮相關,初期表現為發際線后移或頭頂稀疏。
1、男性遺傳性脫發的年齡特征:
男性患者多在20歲左右出現前額發際線呈M型后退,30歲后頭頂部毛發逐漸變細變軟。這與體內二氫睪酮對毛囊的抑制作用有關,部分患者可能伴隨頭皮油脂分泌旺盛。早期干預可通過低能量激光治療或局部外用藥物延緩進展,日常需避免過度燙染及高溫吹發。
2、女性遺傳性脫發的表現差異:
女性患者通常在40歲后出現頭頂部毛發彌漫性稀疏,少見發際線后移。絕經后雌激素水平下降會加速脫發進程,常表現為頭發分縫變寬。梳頭時建議選用寬齒木梳,減少扎發牽引,可適當補充含鐵、鋅及維生素B族的食物
保持規律作息與均衡飲食對延緩脫發有積極作用,建議每日攝入足量優質蛋白如魚類、豆制品,避免高糖高脂飲食。適度進行有氧運動可改善頭皮血液循環,洗護時選擇溫和型洗發產品,水溫控制在38℃以下。若脫發量持續超過每日100根或伴有頭皮異常,需及時至皮膚科進行專業評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