楔狀缺損可能由長期橫向刷牙、牙頸部應力集中、酸性物質侵蝕、牙齦退縮、咬合創傷等原因引起,可通過調整刷牙方式、脫敏治療、樹脂充填、咬合調整、冠修復等方式干預。
1、刷牙方式:橫向用力刷牙會導致牙頸部釉質機械磨損,形成楔形缺損。改用巴氏刷牙法,選擇軟毛牙刷并控制力度,可減少對牙體組織的損傷。含氟牙膏能增強牙釉質抗酸能力。
2、應力因素:牙齒承受咬合力時,牙頸部易出現應力集中現象。長期咬硬物或夜磨牙會加重缺損。咬合墊可分散咬合壓力,正畸治療能改善異常咬合關系。
3、化學侵蝕:頻繁攝入酸性食物飲料或胃酸反流,會造成牙體組織脫礦。減少碳酸飲料攝入,餐后清水漱口,使用含鈣磷的再礦化凝膠有助于修復早期缺損。
4、牙齦退縮:牙周炎導致牙齦萎縮后,暴露的牙根面更易發生缺損。齦下刮治控制炎癥,結締組織移植可覆蓋裸露根面。日常使用牙線清潔鄰面,預防牙周病進展。
5、深度缺損:缺損達牙本質深層時會出現冷熱敏感,可能引發牙髓炎。玻璃離子水門汀充填可封閉牙本質小管,嚴重者需根管治療后行全冠修復。定期口腔檢查能早期發現病損。
日常護理需避免用牙開瓶蓋等硬物咬合行為,餐后使用含氟漱口水。缺損深度超過2毫米或出現自發痛需及時就診,長期未治療的缺損可能導致牙體折斷。均衡攝入乳制品和綠葉蔬菜,補充維生素D促進鈣質吸收,適度咀嚼無糖口香糖刺激唾液分泌保護牙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