貧血可通過攝入富含鐵元素、維生素B12、葉酸等營養素的食物改善。常見補血食物包括紅肉、動物肝臟、深色蔬菜、豆類及堅果。
1、紅肉補鐵:牛肉、羊肉等紅肉富含血紅素鐵,吸收率高達15%-35%。每周攝入300-500克瘦肉可有效預防缺鐵性貧血,搭配維生素C含量高的柑橘類水果能提升鐵吸收率2-3倍。
2、動物肝臟:豬肝、雞肝每100克含鐵量超過20毫克,同時提供足量維生素B12。建議每月食用2-3次,每次50克左右,采用焯水后快炒的方式減少膽固醇攝入。
3、深色蔬菜:菠菜、莧菜含非血紅素鐵,雖吸收率僅3%-8%,但配合肉類食用可提高利用率。每日攝入300克綠葉蔬菜,焯水去除草酸后涼拌或清炒更佳。
4、豆類堅果:黑豆、芝麻含植物性鐵和葉酸,適合素食者。將30克黑豆與紅棗同煮,或每日食用20克核桃仁,持續三個月可使血紅蛋白提升10-15g/L。
5、強化食品:鐵強化醬油、葉酸強化面粉等經過營養強化處理。選擇國家認證的強化食品,每日按包裝說明食用可補充日常飲食缺口。
貧血患者需保證每日蛋白質攝入量達1.2-1.5克/公斤體重,優先選擇魚禽蛋奶等優質蛋白。適量進行快走、瑜伽等有氧運動促進血液循環,避免濃茶咖啡影響鐵吸收。長期貧血或食補無效者應及時檢測血清鐵蛋白、維生素B12等指標,排除消化道出血、骨髓異常等病理性因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