眼底出血可通過冷敷止血、藥物治療、激光治療、玻璃體切割術、中醫調理等方式治療。眼底出血通常由外傷、高血壓、糖尿病視網膜病變、視網膜靜脈阻塞、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等原因引起。
1、冷敷止血:
急性期可采用冰袋冷敷眼瞼10-15分鐘,每日3-4次,通過低溫促進血管收縮減少滲血。需注意避免冰塊直接接觸皮膚,用干凈紗布包裹后外敷。該方法適用于外傷導致的結膜下出血,48小時后應改為熱敷促進吸收。
2、藥物治療:
針對病理性出血可使用止血敏、云南白藥膠囊、血塞通等改善微循環藥物。高血壓患者需聯合硝苯地平、厄貝沙坦控制血壓,糖尿病患者需用羥苯磺酸鈣修復血管內皮。用藥期間需監測肝腎功能,避免與抗凝藥物聯用。
3、激光治療:
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可采用全視網膜光凝術封閉滲漏血管,每次治療間隔4-6周。視網膜靜脈阻塞者行視網膜激光光凝術,通過532nm激光凝固無灌注區。術后需避免劇烈運動,定期復查OCT觀察黃斑水腫情況。
4、玻璃體切割:
嚴重玻璃體積血需行23G微創玻切手術清除血塊,合并視網膜脫離時聯合硅油填充。黃斑前膜患者需進行內界膜剝離術,術后保持俯臥位1-2周。該手術需在顯微鏡下操作,術后感染風險需重點防范。
5、中醫調理:
肝腎陰虛型可用杞菊地黃丸,氣滯血瘀型選用血府逐瘀湯,配合菊花、決明子代茶飲。針灸選取睛明、承泣、太陽等穴位,耳穴壓豆取肝、目1、目2等反射區。治療期間忌食辛辣,保證每日7小時睡眠。
日常需控制血壓血糖在理想范圍血壓<140/90mmHg,空腹血糖<7mmol/L,每周進行3次30分鐘有氧運動如快走、游泳。飲食增加藍莓、菠菜、三文魚等富含花青素和Ω-3脂肪酸的食物,避免用力揉眼或劇烈咳嗽。出血量較大伴視力驟降時需24小時內急診處理,長期反復出血者建議每3個月復查眼底熒光造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