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年人多夢可通過中藥調理、穴位按摩、情志調節、作息調整、飲食調養等方式改善,可能與氣血不足、肝郁氣滯、心脾兩虛、腎精虧虛、痰熱擾神等因素有關。
1、中藥調理:
氣血不足者可選用歸脾湯加減,肝郁氣滯適用柴胡疏肝散,心脾兩虛推薦甘麥大棗湯。腎精虧虛宜用左歸丸,痰熱擾神可服溫膽湯。需由中醫師辨證施治,避免自行用藥。
2、穴位按摩:
每日按壓神門穴、三陰交穴各3分鐘,配合百會穴輕揉。睡前用拇指交替推搓涌泉穴100次,或艾灸內關穴10分鐘。按摩力度以酸脹為度,長期堅持可安神定志。
3、情志調節:
避免日間過度憂思,通過書法繪畫轉移注意力。傍晚練習八段錦搖頭擺尾去心火式,聽宮調音樂紫竹調疏解肝郁。每周參與集體活動2-3次,減少孤獨感引發的多夢。
4、作息調整:
固定21點前熱水泡腳15分鐘,水溫40℃左右。亥時21-23點務必臥床,避免夜起如廁打斷睡眠周期。午休控制在30分鐘內,防止晝夜節律紊亂。
5、飲食調養:
晨起空腹服用10ml桂圓蓮子膏,晚餐選用小米山藥粥搭配百合炒芹菜。忌食濃茶咖啡,可適量飲用酸棗仁茯苓茶。每周3次銀耳燉雪梨作為夜宵,滋陰潤燥助眠。
建議每日進行30分鐘太極拳等舒緩運動,避免睡前劇烈活動。臥室保持18-22℃適宜溫度,使用蕎麥枕促進頸部血液循環。長期多夢伴日間嗜睡者需排查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,合并心慌出汗應檢測甲狀腺功能。日常可食用柏子仁燉豬心、遠志小米粥等藥膳,配合耳穴壓豆療法增強效果。注意記錄睡眠日記幫助醫生判斷證型,治療期間減少辛辣發物攝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