篩竇炎可通過抗生素、黏液溶解劑、鼻用糖皮質激素、減充血劑、抗組胺藥等方式治療。篩竇炎通常由細菌感染、過敏反應、鼻腔結構異常、免疫力下降、環境刺激等因素引起。
1、抗生素:細菌感染是篩竇炎常見病因,阿莫西林、頭孢呋辛、克拉霉素等藥物能有效抑制病原菌繁殖。用藥需完成規定療程避免耐藥性產生,治療期間需觀察體溫和膿涕變化。
2、黏液溶解劑:乙酰半胱氨酸、桉檸蒎能降低分泌物黏稠度,促進竇腔引流。使用時可配合鼻腔沖洗,每日2-3次生理鹽水霧化能增強效果,注意避免與強力鎮咳藥聯用。
3、鼻用糖皮質激素:糠酸莫米松、丙酸氟替卡松噴霧可減輕黏膜水腫,改善鼻竇通氣。晨起用藥效果最佳,連續使用不超過3個月,長期應用需監測鼻黏膜狀態。
4、減充血劑:鹽酸賽洛唑啉、羥甲唑啉能快速緩解鼻塞癥狀。使用需限制在7天內,防止反跳性充血,高血壓患者慎用,建議睡前單次給藥維持夜間通氣。
5、抗組胺藥:氯雷他定、西替利嗪適用于過敏因素誘發的篩竇炎。服藥期間避免駕駛操作,可配合鼻腔阻隔劑使用,花粉季節前預防性用藥效果更佳。
治療期間保持每日2000ml飲水量,食用富含維生素C的獼猴桃、甜椒等食物,避免辛辣刺激飲食。適度進行有氧運動增強免疫力,寒冷季節外出佩戴口罩防護,睡眠時抬高床頭30度促進引流。癥狀持續超過10天或出現視力改變、劇烈頭痛需及時耳鼻喉科就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