口角炎通常可以痊愈,治療方法包括局部護理、藥物治療和營養調節,主要與感染、營養缺乏、機械刺激等因素有關。
1、局部護理:
保持口角清潔干燥是基礎措施。可用溫水輕柔清洗患處,避免撕扯痂皮。建議使用無刺激潤膚劑如凡士林形成保護膜,減少唾液刺激。避免舔舐或摩擦患處,防止繼發感染。
2、抗感染治療:
真菌性口角炎可外用制霉菌素軟膏,細菌感染適用莫匹羅星軟膏。混合感染需聯合使用抗真菌與抗菌藥物。嚴重者需在醫生指導下口服氟康唑或頭孢類抗生素,療程一般7-10天。
3、營養補充:
維生素B2核黃素缺乏是常見誘因,需補充動物肝臟、蛋奶等富含B族維生素食物。缺鐵性貧血患者應增加紅肉、菠菜攝入,必要時口服鐵劑。復合維生素補充劑可加速黏膜修復。
4、消除刺激:
矯正牙齒咬合異常或義齒不適等機械刺激因素。寒冷季節使用潤唇膏預防干裂。有過敏史者需排查牙膏、化妝品等接觸性致敏原,避免反復發作。
5、免疫調節:
長期反復發作需排查糖尿病等基礎疾病。免疫力低下者可適當補充鋅元素,必要時使用免疫調節劑。保持充足睡眠和適度運動有助于增強黏膜抵抗力。
日常需注意均衡飲食,保證優質蛋白和新鮮蔬果攝入,限制辛辣刺激性食物。養成良好口腔衛生習慣,避免共用毛巾餐具。冬季可使用加濕器維持環境濕度。多數患者2-3周可痊愈,若持續不愈或伴隨全身癥狀,需及時就醫排除特異性感染或系統性疾病。愈后保持口周皮膚保濕護理可有效預防復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