預防雙胎早產可通過定期產檢、控制基礎疾病、合理營養補充、減少體力負荷、監測宮頸機能等方式實現。主要措施包括孕期體重管理、感染預防、激素治療評估、心理支持及必要時宮頸環扎術。
1、定期產檢:
雙胎妊娠需增加產檢頻率,建議每2周進行一次超聲檢查監測胎兒發育及宮頸長度。孕20周后通過陰道超聲評估宮頸形態,若發現宮頸縮短至25毫米以下,需考慮醫療干預。定期檢測血壓、尿蛋白等指標可及早發現妊娠期高血壓疾病。
2、控制基礎疾病:
合并糖尿病或甲狀腺功能異常者需嚴格調控血糖及激素水平。系統性紅斑狼瘡等自身免疫疾病患者應在孕前調整免疫抑制劑用量。高血壓患者需將血壓控制在140/90毫米汞柱以下,優先選用拉貝洛爾等妊娠安全藥物。
3、營養補充:
每日需額外補充400微克葉酸及30毫克鐵劑,鈣攝入量應達1000-1300毫克。增加優質蛋白質如魚肉、豆制品攝入,控制碳水化合物比例在50%以下。孕中期起可補充Omega-3脂肪酸促進胎兒神經發育。
4、體力負荷管理:
孕20周后避免提重物、長時間站立及劇烈運動。建議每日臥床休息時間不少于10小時,側臥位可改善子宮胎盤血流。出現宮縮時需立即停止活動并記錄宮縮頻率,每小時超過4次應及時就醫。
5、宮頸機能監測:
對于有早產史或宮頸機能不全者,孕14-16周可考慮預防性宮頸環扎術。陰道黃體酮制劑適用于宮頸長度25-30毫米的病例。出現宮頸擴張時,急診環扎術聯合宮縮抑制劑可延長妊娠周期。
雙胎孕婦應保持每日飲水2000毫升以上,選擇高纖維食物預防便秘。可進行孕婦瑜伽等低強度運動,每周3次、每次不超過30分鐘。睡眠時使用孕婦枕減輕腰部壓力,避免仰臥位引發低血壓。建議記錄胎動變化,28周后每小時胎動不少于10次。出現陰道流血、持續性腹痛或胎膜早破需立即急診處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