腳上長紅色小點伴瘙癢可通過冷敷緩解、外用藥物涂抹、口服抗組胺藥、穿透氣鞋襪、避免搔抓等方式治療。該癥狀通常由蚊蟲叮咬、接觸性皮炎、真菌感染、濕疹、蕁麻疹等原因引起。
1、冷敷緩解:
局部冷敷能收縮毛細(xì)血管減輕炎癥反應(yīng),使用冰袋包裹毛巾敷于患處10分鐘,每日重復(fù)3-4次。冷敷可暫時緩解瘙癢感,避免熱水燙洗加重血管擴張。
2、外用藥物:
糖皮質(zhì)激素軟膏如丁酸氫化可的松乳膏適用于接觸性皮炎,聯(lián)苯芐唑乳膏針對真菌感染,爐甘石洗劑能收斂止癢。涂抹前需清潔患處,薄涂后輕揉至吸收。
3、口服藥物:
氯雷他定、西替利嗪等第二代抗組胺藥可阻斷組胺受體緩解瘙癢,每日一次口服。合并感染時需聯(lián)用伊曲康唑等抗真菌藥物,用藥需遵醫(yī)囑。
4、鞋襪選擇:
穿著純棉透氣襪減少足部出汗,選擇網(wǎng)面運動鞋保持足部干燥。每日更換消毒鞋襪,避免穿橡膠雨靴等密閉鞋具超過2小時。
5、行為干預(yù):
修剪指甲避免抓破皮膚,夜間可戴棉質(zhì)手套。記錄接觸史排查過敏原,如新?lián)Q洗衣液、寵物接觸等。糖尿病患者需優(yōu)先排查糖尿病足。
建議每日用38℃以下溫水清洗足部后徹底擦干,趾縫處可撲撒達(dá)克寧散劑。避免食用辛辣刺激食物如火鍋、烈酒等,適量補充維生素C增強皮膚屏障功能。選擇快走、游泳等低沖擊運動減少足部摩擦,運動后及時更換吸汗襪。持續(xù)瘙癢超過72小時或出現(xiàn)膿皰、發(fā)熱時需皮膚科就診排除疥瘡、帶狀皰疹等疾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