鎮痛泵使用后可能出現惡心嘔吐、皮膚瘙癢、尿潴留、呼吸抑制、低血壓等不良反應。這些反應主要與阿片類藥物作用、個體差異、給藥速度等因素相關。
1、惡心嘔吐:
阿片類藥物通過刺激延髓化學感受器觸發區引發嘔吐反射,發生率約30%-50%。術后胃腸功能未恢復時更易發生,可通過減慢輸注速度、聯合使用止吐藥物如昂丹司瓊、格拉司瓊等緩解。高危人群包括女性、非吸煙者及既往有術后嘔吐史者。
2、皮膚瘙癢:
阿片受體激活導致組胺釋放引發局部或全身瘙癢,多見于胸腹部和面部。輕度瘙癢可通過抗組胺藥物如苯海拉明緩解,嚴重時需調整鎮痛方案。硬膜外鎮痛時發生率高于靜脈給藥。
3、尿潴留:
阿片類藥物降低膀胱逼尿肌收縮力并增加尿道括約肌張力,使排尿困難發生率提升3-5倍。老年男性合并前列腺增生者風險更高,必要時需留置導尿管。建議使用最低有效劑量并盡早進行排尿訓練。
4、呼吸抑制:
藥物抑制腦干呼吸中樞導致呼吸頻率和潮氣量下降,最嚴重但發生率低于1%。表現為SpO2低于90%或呼吸頻率小于8次/分,風險因素包括高齡、合并鎮靜藥物使用等。需立即暫停給藥并給予納洛酮拮抗。
5、低血壓:
阿片類藥物擴張外周血管及抑制交感神經引發血壓下降,硬膜外鎮痛時更明顯。血容量不足患者可能發生體位性低血壓,建議緩慢改變體位并適當補液。持續血壓低于90/60mmHg需調整藥物劑量。
使用鎮痛泵期間應保持半臥位預防誤吸,術后6小時內禁食水。每2小時監測呼吸頻率和意識狀態,下肢進行主動踝泵運動預防靜脈血栓。出現嚴重頭暈或SpO2持續低于92%時立即呼叫醫護人員。建議家屬協助記錄排尿情況和瘙癢程度,避免自行調節輸注速度。硬膜外鎮痛患者需觀察穿刺點有無滲液,保持敷料干燥清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