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庭功能紊亂可能表現為眩暈、平衡障礙、眼球震顫、惡心嘔吐、空間定向障礙等癥狀。
1、眩暈:患者常感到自身或周圍環境旋轉,癥狀突然發作且持續時間不等,可能伴隨冷汗、面色蒼白等自主神經癥狀。急性期需臥床休息,避免頭部劇烈運動,慢性眩暈可進行前庭康復訓練。
2、平衡障礙:行走時步態不穩易跌倒,閉眼站立困難,Romberg試驗陽性。建議使用助行器輔助活動,居家環境需移除地毯等障礙物,針對性進行平衡訓練如單腿站立練習。
3、眼球震顫:出現不自主的節律性眼球擺動,水平型或旋轉型多見。可通過Frenzel眼鏡觀察眼震特征,冷熱試驗等前庭功能檢查有助于定位病變部位。
4、惡心嘔吐:前庭刺激引發的自主神經反應,嚴重時可導致脫水。癥狀發作期宜少量多次飲用電解質水,必要時使用異丙嗪、東莨菪堿等止吐藥物。
5、空間定向障礙:對自身位置和運動方向感知錯誤,可能伴隨視覺晃動感。建議避免快速轉頭動作,乘車時選擇前排座位,通過視覺固定訓練改善癥狀。
前庭功能紊亂患者需保持規律作息,避免咖啡因和酒精攝入,每日進行Brandt-Daroff習服訓練。飲食選擇低鹽高蛋白食物如魚肉、雞蛋,補充維生素B族有助于神經修復。適度進行太極拳、游泳等低沖擊運動可增強平衡能力,癥狀持續超過72小時或伴隨聽力下降需及時耳鼻喉科就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