乙肝疫苗的接種間隔需根據個體免疫狀態(tài)調整,基礎免疫程序為0-1-6月方案,高危人群需定期檢測抗體水平。
1、新生兒接種:出生24小時內完成首劑接種,1月齡和6月齡各接種1劑,共3劑形成基礎免疫。早產兒需按實際出生月齡接種,體重達標后補種。
2、成人補種:未接種者需按0-1-6月程序完成3劑;抗體陰性者需1劑加強針,醫(yī)務人員等高危人群建議每5年檢測抗體滴度。
3、高危人群:醫(yī)務人員、血液透析患者等需每5年檢測抗-HBs,抗體<10mIU/ml時需補種1劑,接觸病毒污染源后需緊急接種。
4、特殊狀況:免疫功能低下者需增加劑量或頻次,HIV感染者需檢測CD4水平后接種,化療患者需治療結束6個月后補種。
5、暴露后處置:被乙肝病毒污染器械刺傷后,未接種者需24小時內注射免疫球蛋白并接種疫苗,已接種者需檢測抗體水平決定補種。
日常需避免共用剃須刀等血液暴露行為,保持均衡飲食富含維生素A/C增強免疫力,規(guī)律運動如快走、游泳促進代謝。接種后可能出現局部紅腫或低熱,通常48小時內自行緩解,若持續(xù)高熱需就醫(yī)。抗體檢測建議選擇化學發(fā)光法,接種后1-2個月檢測效果最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