孕婦恥骨疼痛通常由激素水平變化、胎兒壓迫、骨盆結構改變、體重增長過快和既往損傷等因素引起。
1、激素水平變化:
妊娠期松弛素分泌增加會導致韌帶松弛,使恥骨聯合間隙增寬。這種生理性變化為分娩做準備,但可能引發局部牽拉痛,疼痛多出現在孕中晚期,活動時癥狀加重。
2、胎兒壓迫:
隨著子宮增大,胎兒頭部對骨盆區域壓力持續增加,直接壓迫恥骨聯合。雙胎妊娠或羊水過多時壓力更顯著,可能伴隨行走困難、翻身疼痛等癥狀。
3、骨盆結構改變:
孕期骨盆前傾角度增大,重心前移使恥骨承受異常應力。存在骨盆不對稱或髖關節發育不良的孕婦更易出現持續性鈍痛,久站后癥狀加劇。
4、體重增長過快:
短期內體重超標會增加骨盆負重,加速恥骨聯合分離。BMI超過25的孕婦疼痛發生率高,可能合并大腿內側放射痛,夜間休息時緩解。
5、既往損傷:
曾有骨盆骨折或髖關節外傷的孕婦,妊娠期易出現恥骨區域舊傷復發。疼痛可能從孕早期開始,活動受限程度與既往損傷嚴重度相關。
建議孕婦使用托腹帶分擔壓力,睡眠時用枕頭支撐雙腿保持側臥位。每日進行骨盆底肌訓練如凱格爾運動,水中散步等低沖擊運動可緩解癥狀。避免提重物、久站及雙腿不對稱動作,攝入富含鈣質和維生素D的食物促進骨骼健康。若出現劇烈疼痛伴行走障礙,需排除恥骨聯合分離過度等病理情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