神經痛可通過卡馬西平、加巴噴丁、普瑞巴林等藥物治療,通常由糖尿病神經病變、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、三叉神經痛、坐骨神經受壓、多發性硬化癥等因素引起。
1、卡馬西平:
卡馬西平是治療三叉神經痛的一線藥物,通過抑制鈉離子通道降低神經異常放電。該藥物對發作性刺痛效果顯著,可能出現頭暈、嗜睡等副作用。長期使用需監測肝功能與血常規。
2、加巴噴?。?/h3>
加巴噴丁適用于糖尿病性神經痛和皰疹后神經痛,通過調節鈣通道減少疼痛信號傳遞。需從低劑量開始逐漸增量,常見不良反應包括下肢水腫和視物模糊。與抗抑郁藥聯用可增強療效。
3、普瑞巴林:
普瑞巴林作為加巴噴丁的升級藥物,對中樞敏化型神經痛更具針對性。起效時間約1-2周,需警惕體重增加和嗜睡副作用。臨床推薦用于脊髓損傷相關的神經病理性疼痛。
4、營養神經藥物:
甲鈷胺和維生素B12可修復受損神經髓鞘,常作為輔助用藥。需連續使用3-6個月,配合硫辛酸能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神經傳導速度。這類藥物安全性高但起效緩慢。
5、局部治療藥物:
利多卡因貼片適用于局部神經痛,通過阻斷末梢神經傳導緩解疼痛。辣椒素乳膏可消耗P物質,需持續使用2-4周見效。局部用藥全身副作用小,但可能出現皮膚刺激反應。
神經痛患者需保持均衡飲食,重點補充B族維生素和歐米伽3脂肪酸,適量食用三文魚、核桃、菠菜等食物。規律進行低強度有氧運動如游泳、瑜伽,避免寒冷刺激和長時間保持同一姿勢。疼痛急性期可嘗試熱敷或經皮電刺激,持續超過1個月需進行肌電圖和神經傳導檢查。戒煙限酒有助于改善神經營養狀態,睡眠障礙者建議認知行為療法干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