食道炎可通過抑制胃酸分泌、保護黏膜、促進胃腸動力等藥物治療緩解癥狀,常用藥物包括質子泵抑制劑、H2受體拮抗劑、黏膜保護劑等。具體用藥需結合病因及癥狀嚴重程度,在醫生指導下選擇。
1、質子泵抑制劑:
奧美拉唑、泮托拉唑等質子泵抑制劑能強效抑制胃酸分泌,適用于中重度反流性食道炎。這類藥物通過阻斷胃壁細胞質子泵,顯著降低胃內酸度,緩解燒心、胸骨后疼痛等癥狀。療程通常為4-8周,需注意長期使用可能影響鈣吸收。
2、H2受體拮抗劑:
法莫替丁、雷尼替丁等H2受體拮抗劑通過阻斷組胺對胃壁細胞的作用,減少胃酸分泌。適用于輕中度食道炎或作為維持治療,起效較質子泵抑制劑慢但副作用較少。服藥期間需避免與抗酸劑同時使用。
3、黏膜保護劑:
硫糖鋁、鋁碳酸鎂等黏膜保護劑能在受損食道黏膜形成保護層,促進修復。尤其適用于糜爛性食道炎,可中和部分胃酸并吸附膽汁酸。建議餐前空腹服用,避免與抑酸藥同服影響效果。
4、促胃腸動力藥:
多潘立酮、莫沙必利等促動力藥可加速胃排空,減少胃內容物反流。適用于伴隨胃脹、噯氣等癥狀的食道炎患者。需注意此類藥物可能引起心律失常等不良反應,心臟病患者慎用。
5、聯合用藥方案:
對于難治性食道炎,常采用質子泵抑制劑聯合黏膜保護劑或促動力藥。夜間癥狀明顯者可睡前加用H2受體拮抗劑。細菌感染相關食道炎需聯用抗生素,真菌性食道炎需配合抗真菌治療。
食道炎患者日常應避免高脂、辛辣、酸性食物及咖啡因攝入,進食后2小時內不宜平臥。睡眠時抬高床頭15-20厘米,控制體重以減少腹壓。戒煙限酒,保持規律飲食,細嚼慢咽。若出現吞咽困難、嘔血或體重持續下降,需及時內鏡檢查排除并發癥。癥狀緩解后仍需遵醫囑完成療程,防止復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