懷孕中暑可通過物理降溫、補充電解質、調整環境、藥物治療、及時就醫等方式治療。中暑通常由高溫暴露、體液丟失、體溫調節障礙、電解質紊亂、基礎疾病等原因引起。
1、物理降溫:
將孕婦轉移至陰涼通風處,解開衣物幫助散熱。用溫水擦拭頸部、腋窩、腹股溝等大血管分布區域,避免使用冰水或酒精擦拭。可配合使用電扇或空調降低環境溫度,但需避免冷風直吹。
2、補充電解質:
口服補液鹽或淡鹽水補充丟失的水分和電解質,每小時飲用200-300毫升。可適量飲用含鉀的椰子水或稀釋的運動飲料。避免一次性大量飲水,防止加重心臟負擔。
3、調整環境:
保持室內溫度在26-28℃,濕度不超過60%。使用遮光窗簾減少陽光直射,午后高溫時段避免外出。穿著寬松透氣的棉質衣物,外出時佩戴遮陽帽和使用防曬工具。
4、藥物治療:
在醫生指導下可考慮使用對乙酰氨基酚退熱,禁用布洛芬等非甾體抗炎藥。嚴重嘔吐可短期使用維生素B6,電解質紊亂需靜脈補充氯化鈉或葡萄糖溶液。所有用藥需嚴格評估妊娠安全性。
5、及時就醫:
出現持續高熱超過39℃、意識模糊、少尿或無尿、胎動異常等情況需立即就診。產科醫生會監測胎兒心率,必要時進行血常規、電解質、肝腎功能等檢查,嚴重者需住院治療。
孕婦應保持每日飲水量2000毫升以上,飲食選擇西瓜、黃瓜等含水量高的蔬果。避免在上午10點至下午4點間外出活動,居家可進行溫水擦浴。穿著淺色透氣衣物,隨身攜帶迷您風扇和清涼噴霧。保證充足睡眠,午間適當休息。定期產檢時向醫生反饋體溫變化情況,有慢性疾病者需加強防護。出現頭暈、心悸等先兆中暑癥狀時應立即停止活動并尋求幫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