宮頸癌晚期患者在臨終前6個月可能出現陰道不規則出血、盆腔疼痛、惡病質、下肢水腫及尿路梗阻等癥狀。這些表現主要與腫瘤廣泛浸潤、多器官轉移及全身衰竭有關。
1、陰道出血:
晚期宮頸癌患者常出現突發性大量出血或持續性點滴出血,出血量可達200-500毫升。腫瘤侵犯子宮旁血管或宮頸組織壞死脫落是主要原因,可能伴隨血紅蛋白進行性下降至60g/L以下。需緊急進行陰道填塞或介入栓塞治療,同時輸注紅細胞懸液糾正貧血。
2、盆腔劇痛:
腫瘤侵犯骶神經叢或盆壁組織可導致頑固性疼痛,疼痛評分常達7-10分。約85%患者需要阿片類藥物聯合加巴噴丁進行階梯鎮痛,嚴重者需進行腹腔神經叢阻滯術。疼痛多呈持續性鈍痛伴間歇性加劇,夜間平臥時癥狀加重。
3、惡病質狀態:
腫瘤消耗導致體重每月下降超過5%,血清白蛋白常低于30g/L。患者出現明顯肌肉萎縮、皮下脂肪消失,伴有食欲減退和早飽感。腸外營養支持可短期改善指標,但難以逆轉進行性營養不良。
4、下肢水腫:
髂血管或腹股溝淋巴結轉移可引發單側或雙側下肢凹陷性水腫,腿圍增加超過3厘米。淋巴回流掃描顯示顯像劑滯留,需穿戴20-30mmHg壓力梯度彈力襪。嚴重者可能并發蜂窩織炎,需預防性使用抗生素。
5、尿路梗阻:
腫瘤壓迫輸尿管導致腎積水發生率約40%,表現為少尿伴血肌酐進行性升高。超聲檢查顯示腎盂分離超過2厘米,需緊急放置雙J管或經皮腎造瘺。終末期可能出現無尿和尿毒癥癥狀。
對于晚期宮頸癌患者,建議每日保證1500-2000毫升飲水量,選擇高蛋白流質飲食如乳清蛋白粉。可進行床邊被動關節活動,每2小時翻身預防壓瘡。音樂療法和冥想有助于緩解焦慮情緒,疼痛爆發時可嘗試冷熱交替敷貼。家屬應學習基礎護理技能,包括口腔清潔、皮膚護理和體位擺放,必要時尋求安寧療護團隊支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