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將老年抑郁癥分為肝郁氣滯型、心脾兩虛型、腎虛精虧型、痰濕內阻型、氣滯血瘀型五種證型,辨證施治需結合具體癥狀與體質差異。
情志不暢導致肝氣郁結是核心病機,表現為脅肋脹痛、噯氣嘆息、情緒波動大。治療以疏肝解郁為主,可選用柴胡疏肝散加減,配合玫瑰花、合歡皮等疏肝理氣藥材。日常宜進行八段錦、散步等舒緩運動,避免情緒壓抑。
思慮過度損傷心脾,常見心悸怔忡、食欲減退、面色萎黃。歸脾湯為基礎方劑,輔以龍眼肉、酸棗仁等藥食同源食材。飲食宜選用山藥粥、紅棗小米粥等健脾養心之品,忌生冷油膩。
年老腎精不足多見腰膝酸軟、耳鳴健忘、畏寒肢冷。左歸丸或右歸丸辨證選用,可配伍枸杞子、黑芝麻等補腎食材。建議練習五禽戲虎式以強腰腎,冬季適當溫補但忌大熱之品。
脾失健運生痰濕,典型癥狀為胸悶脘痞、舌苔厚膩、頭身困重。溫膽湯加減配合茯苓、薏苡仁等利濕藥材。飲食需減少肥甘厚味,推薦陳皮普洱茶、赤小豆薏仁湯等化濕食療方。
久病入絡致氣血瘀滯,可見面色晦暗、舌質紫暗、固定部位刺痛。血府逐瘀湯為主方,酌情加入丹參、紅花等活血藥材。適當按摩太沖、三陰交等穴位,避免久坐不動。
中醫調理老年抑郁癥需注重情志調攝與生活養護相結合。飲食建議根據證型選擇對應藥膳,如肝郁型可飲菊花薄荷茶,腎虛型宜食核桃黑豆粥。運動推薦太極拳、導引術等傳統養生功法,強度以微微汗出為度。護理方面需保持規律作息,營造溫馨家庭氛圍,必要時配合耳穴壓豆、艾灸等外治法輔助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