屁股上長水泡可通過保持局部干燥、外用抗感染藥膏、口服抗病毒藥物、避免摩擦刺激、及時就醫等方式治療。屁股上長水泡通常由局部潮濕、病毒感染、過敏反應、機械性摩擦、免疫低下等原因引起。
局部潮濕環境易滋生細菌真菌,建議穿純棉透氣內褲,排便后及時用溫水清洗并拍干水分。夜間可裸睡促進空氣流通,避免使用不透氣的護墊或衛生巾。
細菌感染可涂抹莫匹羅星軟膏或夫西地酸乳膏,病毒感染使用阿昔洛韋乳膏。合并瘙癢時短期涂抹氫化可的松軟膏,每日2-3次薄涂,用藥前需清潔患處。
帶狀皰疹病毒引起時需口服伐昔洛韋、泛昔洛韋等抗病毒藥物。伴隨明顯疼痛可服用加巴噴丁,合并細菌感染選擇頭孢克洛或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。
避免久坐或劇烈運動,座椅加裝透氣坐墊。水泡未破時不要抓撓,已破潰可覆蓋無菌紗布。糖尿病患者需特別注意防止繼發感染。
水泡快速增多伴發熱需排查天皰瘡等自身免疫病,出現血性分泌物提示可能繼發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。孕婦、嬰幼兒或免疫缺陷者應盡早就醫。
日常增加維生素B族和鋅元素攝入,如食用瘦肉、牡蠣等促進皮膚修復。避免辛辣刺激食物,選擇寬松衣物減少局部壓迫。出現持續紅腫熱痛或淋巴結腫大時,需皮膚科就診排除皰疹樣皮炎等特殊病癥,必要時進行皰液病原體檢測或皮膚活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