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MI指數是衡量體重與身高關系的國際通用指標,計算公式為體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,主要用于評估成年人的體重是否健康。
1、定義計算:
BMI全稱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,其數值通過體重kg除以身高m的平方得出。例如身高1.7米、體重65公斤者,BMI為65÷1.7×1.7≈22.5。世界衛生組織將BMI 18.5-24.9定義為正常范圍,低于18.5為偏瘦,25-29.9為超重,30及以上為肥胖。
2、評估意義:
BMI是篩查體重相關健康風險的初級工具。超重或肥胖可能增加高血壓、2型糖尿病等慢性病風險,而低BMI可能提示營養不良或消耗性疾病。但BMI無法區分肌肉與脂肪比例,運動員或肌肉發達者可能出現“假性肥胖”誤判。
3、適用人群:
該指數僅適用于18-65歲普通成年人,不適用于孕婦、兒童青少年及老年人。兒童需使用年齡別BMI曲線評估,老年人因肌肉流失可能需結合腰圍等指標綜合判斷。
4、局限性:
BMI未考慮體脂分布差異,內臟脂肪堆積者即使BMI正常仍可能存在代謝風險。亞洲人群因更易腹型肥胖,部分國家將超重標準下調至BMI≥23,肥胖標準下調至≥27.5。
5、輔助指標:
需結合腰圍、體脂率等補充評估。男性腰圍≥90厘米、女性≥85厘米提示腹型肥胖。生物電阻抗法或皮褶厚度測量可更準確反映體脂含量。
保持健康BMI需均衡飲食與規律運動,每日攝入適量全谷物、優質蛋白及新鮮蔬果,每周進行150分鐘中等強度有氧運動。建議定期監測體重變化,若BMI異?;虬殡S頭暈、氣促等癥狀,應及時就醫排查潛在疾病。體重管理應避免極端節食,必要時可咨詢營養師制定個性化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