鼻竇炎通常不會直接導致經常流鼻血。鼻竇炎主要表現為鼻塞、流膿涕、頭痛等癥狀,而流鼻血多與鼻腔黏膜干燥、外傷或局部血管異常有關。
鼻竇炎是鼻竇黏膜的炎癥,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。急性鼻竇炎多由細菌或病毒感染引起,癥狀包括鼻塞、黃綠色膿涕、面部疼痛或壓迫感,可能伴有發熱。慢性鼻竇炎癥狀持續時間較長,但通常以鼻塞、嗅覺減退、頭面部悶脹感為主。流鼻血并非鼻竇炎的典型表現,但若炎癥波及鼻腔黏膜或合并鼻腔干燥、挖鼻等行為,可能增加鼻出血風險。
若鼻竇炎患者頻繁流鼻血,需警惕其他潛在問題。鼻腔黏膜干燥、過敏性鼻炎導致的搔抓、高血壓或血液系統疾病均可能引發鼻出血。鼻中隔偏曲患者因局部黏膜薄弱也易反復出血。長期使用鼻噴激素或抗凝藥物者需評估藥物影響。
日常護理應保持鼻腔濕潤,使用生理鹽水噴霧或涂抹凡士林保護黏膜。避免用力擤鼻或挖鼻,室內使用加濕器改善干燥環境。飲食宜清淡,多攝入富含維生素C和K的食物如獼猴桃、菠菜,有助于血管修復。急性出血時可壓迫鼻翼止血,若持續不止或出血量大需及時就醫排查病因。合并鼻竇炎癥狀者需規范治療原發病,減少黏膜炎癥刺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