感冒可通過多飲水、服用解熱鎮痛藥、抗組胺藥、鎮咳祛痰藥、中成藥等方式緩解癥狀。感冒通常由病毒感染、受涼、免疫力下降、接觸傳染源、環境干燥等因素引起。
1、解熱鎮痛:
對乙酰氨基酚、布洛芬、阿司匹林等藥物可緩解發熱和頭痛癥狀。這類藥物通過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降低體溫,適用于體溫超過38.5℃的情況。用藥期間需避免飲酒,肝功能異常者慎用對乙酰氨基酚。
2、抗過敏緩解:
氯雷他定、西替利嗪、馬來酸氯苯那敏能減輕打噴嚏、流涕等過敏反應。抗組胺藥物通過阻斷H1受體抑制組胺釋放,可能引起嗜睡副作用。駕駛或操作機械前應避免服用第一代抗組胺藥。
3、止咳化痰:
右美沙芬、氨溴索、乙酰半胱氨酸適用于干咳或痰液粘稠的情況。右美沙芬通過抑制延髓咳嗽中樞起效,痰多者需配合祛痰藥物。服用鎮咳藥期間應保持空氣濕潤,避免刺激性氣體吸入。
4、中成藥選擇:
連花清瘟膠囊、感冒清熱顆粒、板藍根沖劑具有抗病毒和調節免疫作用。中成藥需辨證使用,風寒感冒表現為畏寒無汗時適用感冒清熱顆粒,風熱感冒見咽痛黃痰可選用連花清瘟。
5、輔助治療:
維生素C泡騰片、鋅制劑、益生菌能縮短病程。這些輔助藥物通過增強免疫功能發揮作用,建議在癥狀初期開始補充。聯合使用時應與主藥間隔2小時,避免影響吸收。
感冒期間建議每日飲用2000毫升溫水,食用百合粥、白蘿卜湯等清淡飲食,保持每天7-8小時睡眠。癥狀持續超過3天或出現高熱不退、呼吸急促等情況需及時就醫?;謴推诳蛇M行散步、八段錦等溫和運動,避免劇烈活動加重心肺負擔。居室濕度維持在50%-60%有助于呼吸道黏膜修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