頭虱感染可通過氯菊酯乳膏、馬拉硫磷洗劑、伊維菌素口服藥等方式治療。頭虱通常由直接接觸傳播、共用個人物品、衛生條件差、集體生活、免疫力低下等原因引起。
1、氯菊酯乳膏:氯菊酯是神經毒性殺蟲劑,能有效殺滅成蟲和蟲卵。使用時需均勻涂抹于干燥頭發,覆蓋全部頭皮及發根,10分鐘后用溫水沖洗。該藥物可能引起輕度頭皮刺激,避免接觸眼睛和黏膜。治療7-10天后需重復用藥以殺滅新孵化的幼蟲。
2、馬拉硫磷洗劑:有機磷類殺蟲劑對耐藥性頭虱效果顯著。將藥液充分揉搓進濕發,保留8-12小時后洗凈。可能產生短暫灼燒感,孕婦及嬰幼兒禁用。需配合細齒梳清除死虱,床單衣物需60℃高溫清洗。該藥物具有揮發性,使用時保持通風。
3、伊維菌素口服:通過干擾寄生蟲神經傳導達到滅虱效果,適用于嚴重感染。單次給藥后48小時起效,需避免與酒精同服。常見副作用包括頭暈和胃腸不適,嚴重肝病患者慎用。服藥期間仍需要外用滅虱措施,防止再次感染。
4、環境消毒:虱子可存活離體1-2天,需對梳子、帽子等物品用酒精浸泡。地毯和沙發使用吸塵器深度清潔,寵物無需治療但需定期梳理。學校等集體場所應同步開展滅虱工作,切斷傳播鏈。高溫烘干衣物30分鐘可有效殺滅殘留蟲卵。
5、預防復發:家庭成員需同步治療,避免擁抱等頭部接觸。每周用白醋潤發有助于溶解蟲卵粘液,茶樹精油稀釋后可作為天然驅蟲劑。復發時應更換藥物類型,頭虱對單一藥物易產生耐藥性。幼兒園兒童建議扎緊頭發,減少傳播機會。
頭虱治療期間應增加蛋白質和鋅的攝入,促進頭皮修復。避免使用護發素等油性產品,以免影響藥物附著。每日用細齒梳梳理濕發兩次,持續兩周確保徹底清除。治療成功后仍需觀察1個月,接觸感染者后需立即預防性用藥。保持規律洗頭頻率,選擇薄荷等具有驅蟲效果的洗發產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