眼角膜燒傷可能由化學物質灼傷、熱燒傷、紫外線損傷、電擊傷、異物擦傷等原因引起,后遺癥風險與損傷程度相關。可通過局部用藥、手術治療、營養支持、物理治療、定期復查等方式干預。
1、化學灼傷:強酸強堿接觸角膜后破壞上皮層及基質層,導致角膜混濁或穿孔。可能與職業暴露、誤用清潔劑等因素有關,通常表現為劇烈眼痛、畏光流淚。急性期需用生理鹽水沖洗,后期使用重組人表皮生長因子滴眼液促進修復,嚴重者需行角膜移植術。
2、熱燒傷:高溫蒸汽或熔融金屬濺入眼內造成膠原蛋白變性。常見于焊接作業或廚房事故,伴隨眼瞼皮膚損傷、角膜上皮脫落。輕度燒傷可用玻璃酸鈉滴眼液保濕,重度需羊膜覆蓋術防止瞼球粘連。
3、紫外線損傷:電焊弧光或雪地反射紫外線引發角膜上皮點狀脫落。多在暴露后6-12小時出現異物感、睜眼困難。短期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預防感染,佩戴防UV護目鏡可避免復發。
4、深層瘢痕:三度燒傷累及角膜基質時,修復過程中膠原排列紊亂形成云翳或白斑。影響視力需行準分子激光治療性切削術,聯合使用維生素A棕櫚酸酯眼用凝膠改善角膜代謝。
5、慢性干燥:燒傷損傷杯狀細胞導致淚膜穩定性下降。表現為持續性眼干澀、晨起睜眼困難。長期使用不含防腐劑的人工淚液,配合瞼板腺按摩可改善癥狀。
角膜燒傷后需持續補充維生素A、C及Omega-3脂肪酸促進組織修復,避免游泳及粉塵環境刺激。恢復期每日熱敷眼瞼改善血液循環,選擇羽毛球等非對抗性運動防止碰撞。定期進行角膜地形圖及內皮細胞計數檢查,發現角膜變薄或新生血管需及時干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