綠色便便在嬰幼兒中較為常見,可能由飲食因素、腸道菌群變化、膽綠素未轉化、饑餓性腹瀉或感染性疾病引起,通常通過調整喂養方式或對癥處理即可改善。
1、飲食影響:母乳喂養嬰兒可能因母親攝入大量綠葉蔬菜或鐵劑導致便便呈綠色,配方奶喂養嬰兒可能與鐵強化配方有關。無需特殊處理,觀察飲食調整后便便顏色變化即可。
2、腸道菌群:嬰幼兒腸道發育不完善,腸道菌群失衡可能導致膽綠素未被充分還原。可補充益生菌如雙歧桿菌、乳酸桿菌,促進腸道微生態平衡。
3、膽綠素代謝:膽汁中的膽綠素在腸道停留時間過短未被轉化為膽紅素,常見于腹瀉或腸蠕動過快。增加喂養頻率、避免過度刺激腸道有助于改善。
4、饑餓性腹瀉:喂養不足時腸道蠕動加快,膽綠素未充分代謝即排出。表現為少量綠色黏液便,增加喂養量后癥狀可緩解。
5、感染因素:腸道感染可能伴隨綠色水樣便、發熱等癥狀。輪狀病毒或細菌感染需就醫,通過蒙脫石散、口服補液鹽等對癥治療。
嬰幼兒綠色便便多數屬于生理現象,母乳喂養母親需注意飲食均衡,避免過量攝入深色蔬菜或含鐵食物。配方奶喂養可嘗試更換低鐵配方觀察。日常記錄排便次數和性狀變化,出現持續腹瀉、血便、拒奶或精神萎靡需及時兒科就診。適當腹部按摩和保持臀部清潔可預防尿布疹發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