肩袖損傷可通過休息制動、物理治療、藥物治療、封閉注射、關節鏡手術等方式治療。肩袖損傷通常由急性外傷、慢性勞損、肌腱退變、肩峰撞擊、代謝異常等原因引起。
1、急性外傷:外力撞擊或跌倒可能導致肩袖肌腱撕裂,表現為突發肩部劇痛和活動受限。急性期需懸吊制動3-4周,配合冷敷緩解腫脹,疼痛緩解后開始被動關節活動訓練。
2、慢性勞損:長期重復性上肢動作易造成肌腱反復微損傷。建議調整工作姿勢,避免提重物和過頭動作,進行肩胛穩定訓練如彈力帶劃船,恢復期通常需6-8周。
3、肌腱退變:年齡增長導致肌腱彈性下降,輕微外力即可引發損傷。口服塞來昔布、洛索洛芬鈉等非甾體抗炎藥緩解疼痛,聯合超聲波治療促進肌腱修復,完全恢復需3-6個月。
4、肩峰撞擊:骨贅增生壓迫肌腱引發炎癥。局部注射復方倍他米松緩解疼痛,配合關節松動術改善活動度,嚴重者需行肩峰成形術切除骨贅,術后康復需4-12周。
5、代謝異常:糖尿病等疾病影響肌腱愈合。控制原發病基礎上,采用富血小板血漿注射促進組織再生,結合漸進式抗阻訓練增強肌力,治療周期延長至6-12個月。
恢復期間建議攝入富含維生素C的獼猴桃、西蘭花促進膠原合成,補充蛋白質幫助組織修復,避免高糖飲食影響愈合。逐步進行鐘擺練習、爬墻訓練等康復運動,睡眠時用枕頭支撐患肢減輕壓力。定期復查MRI評估肌腱愈合情況,完全恢復前禁止投擲、游泳等大幅度動作。個體差異導致愈合時間不同,部分患者可能遺留輕度活動受限,需長期堅持肩袖肌群力量訓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