酵素減肥的可靠性存疑,其效果缺乏科學依據,長期使用可能帶來健康風險。酵素減肥主要通過限制熱量攝入、促進消化、改善腸道菌群、短期體重下降、潛在副作用等方式實現。
1、熱量限制:
酵素產品常替代正餐導致熱量攝入不足,短期內體重下降源于水分和肌肉流失。長期極低熱量飲食可能引發代謝率降低、營養不良,反彈風險高。建議通過均衡飲食控制每日熱量缺口在300-500大卡。
2、消化促進:
部分酵素含蛋白酶、脂肪酶等,可能緩解腹脹等消化不良癥狀。但健康人群自身消化酶充足,額外補充易造成依賴性。胃腸疾病患者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胰酶制劑,避免自行服用酵素掩蓋病情。
3、菌群調節:
發酵類酵素含益生菌,或對腸道微生態有短暫改善作用。但市售產品菌種存活率低,效果遠不如無糖酸奶、泡菜等天然發酵食品。持續性腸道問題應就醫排查病因。
4、短期減重:
酵素導致的腹瀉會快速降低體重數字,實則為脫水現象。伴隨電解質紊亂可能出現心悸、乏力,嚴重時誘發低鉀血癥。合理減重速度應控制在每月2-4公斤。
5、健康風險:
非法添加瀉藥、利尿劑的酵素產品可能損傷肝腎功能。部分人群服用后出現過敏、月經紊亂。糖尿病患者需警惕酵素中隱藏糖分造成的血糖波動。
科學減重需結合個體情況制定方案,每日保證瘦肉、綠葉蔬菜、全谷物等基礎營養攝入,每周進行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如快走、游泳。體重波動超過基礎值10%或伴隨頭暈、脫發等癥狀時,應及時到內分泌科就診排查代謝性疾病。建立規律作息和長期健康習慣比短期依賴酵素產品更重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