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PV陽性不等于宮頸癌,但持續高危型HPV感染可能增加宮頸癌風險。HPV感染可通過定期篩查、增強免疫力、藥物治療、物理治療、手術切除等方式干預。高危型HPV感染通常由性接觸傳播、免疫力低下、多性伴侶、吸煙、長期口服避孕藥等因素引起。
高危型HPV如16/18型持續感染是宮頸癌主要誘因,但約90%感染者2年內可被免疫系統清除。僅少數持續感染者經歷宮頸上皮內瘤變CIN階段后發展為癌,該過程通常需10-20年。HPV陽性需結合TCT檢查結果判斷癌變風險。
性接觸是主要傳播方式,正確使用避孕套可降低60%感染風險。避免多個性伴侶、注意性衛生能減少交叉感染。間接接觸感染者衣物、毛巾也存在理論傳播可能,但概率極低。
免疫缺陷者更易發生持續感染。保證每日7小時睡眠、每周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如快走、游泳可增強免疫功能。補充β-胡蘿卜素、維生素C、鋅等營養素有助于促進病毒清除。
干擾素栓、保婦康栓等藥物可用于局部抗病毒治療。CIN2-3級患者需接受LEEP錐切術或冷刀錐切術。每3年進行HPV+TCT聯合篩查能早期發現癌前病變,21-65歲女性應定期檢查。
HPV感染早期通常無癥狀,進展為宮頸癌可能出現接觸性出血、異常陰道排液。絕經后出血、性交疼痛屬于危險信號。持續感染可能合并尖銳濕疣,表現為外陰菜花樣贅生物。
保持均衡飲食每日300g蔬菜、200g水果,減少高脂飲食攝入。接種HPV疫苗可預防70%以上宮頸癌,9-45歲人群均可接種。避免吸煙及二手煙暴露,尼古丁會抑制局部免疫功能。出現異常陰道出血需及時婦科就診,早期宮頸癌治愈率超過90%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