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宮切除術后需重點關注傷口護理、感染預防、心理調適、激素管理及長期健康監測。主要注意事項包括術后疼痛控制、活動限制、飲食調整、情緒支持和定期復查。
1、傷口護理:
術后7-10天內保持腹部切口干燥清潔,每日觀察有無紅腫滲液。使用無菌敷料覆蓋,淋浴時避免直接沖刷傷口。腹腔鏡手術的小切口需貼防水敷料,開腹手術患者需警惕脂肪液化。出現發熱或傷口滲液需立即就醫。
2、感染預防:
術后6周內禁止盆浴和性生活,防止病原體上行感染。每日用溫水清洗外陰,如廁后從前向后擦拭。導尿管留置期間需定時消毒尿道口。出現尿頻尿痛、陰道異常分泌物或持續低熱,提示可能發生泌尿系統或盆腔感染。
3、活動管理:
術后1周內避免提重物超過5公斤和劇烈運動,但需每日床邊活動預防靜脈血栓。6周內禁止騎自行車、仰臥起坐等增加腹壓的動作。逐步恢復運動時,建議從散步開始,每日不超過30分鐘。
4、激素調節:
全子宮切除伴卵巢保留者可能出現暫時性激素波動,表現為潮熱、情緒波動??稍黾佣怪破?、亞麻籽等植物雌激素攝入。若切除雙側卵巢,需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激素替代治療,定期監測骨密度和心血管指標。
5、長期監測:
術后每年需進行婦科檢查評估盆底功能,特別注意殘余卵巢的超聲監測。提前進入更年期者應篩查骨質疏松和心血管疾病。出現異常陰道出血、持續盆腔疼痛或排尿障礙需及時就診。
術后飲食應增加優質蛋白魚肉、蛋清促進組織修復,每日補充1000mg鈣質和800IU維生素D。適量食用火龍果、燕麥等富含膳食纖維食物預防便秘。堅持凱格爾運動增強盆底肌力,術后3個月可嘗試游泳、瑜伽等低沖擊運動。建立月經日歷記錄激素相關癥狀,加入患者互助小組獲得心理支持。定期進行婦科腫瘤標志物篩查,保持理想體重以降低代謝綜合征風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