腺肌癥的治療藥物主要有非甾體抗炎藥、激素類藥物、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激動劑、口服避孕藥及中藥制劑。
1、非甾體抗炎藥:
布洛芬、萘普生等藥物通過抑制前列腺素合成緩解痛經和盆腔疼痛。這類藥物適用于輕中度疼痛控制,需注意胃腸道副作用,長期使用需監測肝腎功能。合并胃潰瘍患者建議聯合胃黏膜保護劑使用。
2、激素類藥物:
地諾孕素、炔諾酮等孕激素可抑制子宮內膜增生,減輕病灶出血和疼痛。左炔諾孕酮宮內緩釋系統能局部釋放藥物,有效控制月經量。使用期間可能出現突破性出血、乳房脹痛等反應,需定期復查子宮內膜情況。
3、GnRH激動劑:
亮丙瑞林、戈舍瑞林通過降低雌激素水平誘導假絕經狀態,使病灶萎縮。療程通常不超過6個月,需配合反向添加療法預防骨質疏松。可能出現潮熱、情緒波動等圍絕經期癥狀,停藥后月經多可恢復。
4、口服避孕藥:
屈螺酮炔雌醇、去氧孕烯炔雌醇等復方制劑通過抑制排卵改善癥狀。適合暫無生育需求的患者,可規律月經周期并減少經量。高血壓、血栓病史者禁用,吸煙人群需評估心血管風險后使用。
5、中藥制劑:
桂枝茯苓膠囊、散結鎮痛膠囊等中成藥具有活血化瘀功效,可緩解痛經和盆腔不適。需辨證使用,配合月經周期調整用藥方案。少數患者可能出現消化道不適,建議餐后服用。
藥物治療需在婦科醫生指導下根據年齡、癥狀嚴重程度及生育需求個體化選擇。建議聯合熱敷、低頻電刺激等物理療法增強效果,避免攝入可能刺激子宮內膜的食物如酒精、咖啡因。保持適度有氧運動如游泳、瑜伽有助于改善盆腔血液循環,經期可采用腹式呼吸緩解疼痛。定期婦科超聲監測病灶變化,貧血患者需加強鐵劑和蛋白質補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