腦梗塞可通過阿司匹林、氯吡格雷、阿托伐他汀等藥物治療。腦梗塞通常與動脈粥樣硬化、高血壓、糖尿病、心房顫動、高脂血癥等因素有關,常表現(xiàn)為偏癱、言語障礙等癥狀。
1、抗血小板藥物: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能抑制血小板聚集,減少血栓形成風險。這類藥物適用于非心源性腦梗塞患者,需長期服用以預防復發(fā)。用藥期間需監(jiān)測出血傾向,避免與其他抗凝藥物聯(lián)用。
2、降脂穩(wěn)定斑塊:阿托伐他汀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,延緩動脈粥樣硬化進展。該藥物需夜間服用以匹配膽固醇合成節(jié)律,常見副作用包括肌痛和肝功能異常,需定期復查肌酸激酶和轉氨酶。
3、改善腦循環(huán):丁苯酞能促進側支循環(huán)建立,減輕腦細胞損傷。該藥物通過多靶點作用改善微循環(huán),適用于急性期和恢復期患者,需連續(xù)使用至少兩周以觀察療效。
4、營養(yǎng)神經藥物:胞磷膽堿可促進神經細胞膜修復,加速功能恢復。這類藥物常作為輔助治療,需配合康復訓練使用,靜脈滴注效果優(yōu)于口服制劑。
5、溶栓治療:阿替普酶適用于發(fā)病4.5小時內的急性期患者。該藥物通過溶解血栓恢復血流,需嚴格把握時間窗,治療前需排除出血傾向并監(jiān)測血壓變化。
腦梗塞患者需長期堅持低鹽低脂飲食,每日鈉攝入控制在5克以內,增加深海魚類和堅果攝入。每周進行150分鐘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如快走或游泳,康復期可結合平衡訓練和言語治療。定期監(jiān)測血壓血糖,保持規(guī)律作息,戒煙限酒有助于二級預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