抽煙可能延緩傷口愈合并增加化膿風險,主要與尼古丁收縮血管、一氧化碳降低血氧、免疫功能抑制等因素相關。傷口化膿通常由細菌感染、局部缺血、營養不良等原因引起。
1、血管收縮:尼古丁刺激交感神經釋放兒茶酚胺,導致外周血管持續收縮,減少傷口部位的血流量和氧氣供應。缺血環境使成纖維細胞增殖受阻,膠原蛋白合成減少,建議傷口愈合期嚴格戒煙。
2、血氧降低:煙霧中一氧化碳與血紅蛋白結合形成碳氧血紅蛋白,使血液攜氧能力下降20%-30%。低氧狀態影響中性粒細胞殺菌功能,增加金黃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感染風險,需保持傷口清潔干燥。
3、免疫抑制:煙草中鎘、氰化物等毒素抑制T淋巴細胞和巨噬細胞活性,降低IgA分泌量。免疫功能受損時,傷口處細菌定植量可能超過10^5 CFU/g組織,必要時需使用莫匹羅星軟膏局部抗感染。
4、細菌感染:吸煙者口腔菌群失調,肺炎鏈球菌檢出率是非吸煙者的3倍。咳嗽時飛沫可能污染胸腹部傷口,建議每日用生理鹽水沖洗創面,嚴重感染需口服頭孢氨芐或阿莫西林克拉維酸。
5、營養缺乏:每支香煙消耗25mg維生素C,吸煙者血漿維生素C濃度常低于正常值50%。膠原合成需要維生素C作為輔因子,應每日補充500mg維生素C,同時增加蛋白質攝入至1.5g/kg體重。
傷口護理期間需保持每日飲水2000ml,適當進食獼猴桃、西蘭花等富含維生素食物。恢復期進行散步等低強度運動促進血液循環,但避免劇烈活動導致傷口張力增加。術后兩周內每2天更換敷料,觀察有無紅腫熱痛等感染征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