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齦膿腫可通過熱敷促進吸收、保持口腔衛(wèi)生、局部消毒、藥物治療、切開引流等方式處理。牙齦膿腫通常由牙菌斑堆積、牙周炎、齲齒、免疫力下降、外傷等因素引起。
1、熱敷消腫:生理性牙齦腫脹早期可用40℃溫毛巾外敷面部,每日3次促進局部血液循環(huán)。避免自行用尖銳物刺破,以免引發(fā)繼發(fā)感染或膿液擴散。伴隨牙齦充血時可用淡鹽水含漱。
2、菌斑控制:每日使用巴氏刷牙法清潔牙齒,配合牙線清理鄰面。牙菌斑礦化形成的牙結石需每半年洗牙清除。伴隨牙齦出血者可選用含氯己定的漱口水抑制細菌繁殖。
3、局部處理:已形成膿包時可用碘甘油涂擦患處。使用復方硼砂溶液含漱可減輕炎癥,避免進食辛辣刺激食物。膿腫直徑超過3mm或持續(xù)3天未消退需就醫(yī)。
4、藥物干預:細菌感染引起的膿腫可口服阿莫西林、甲硝唑或頭孢克肟。伴劇烈疼痛者短期服用布洛芬緩解,糖尿病患者需同步控制血糖。
5、外科引流:牙周膿腫需進行齦下刮治,根尖周膿腫需做根管治療。膿腫波動感明顯時由醫(yī)生行切開引流術,術后用生理鹽水沖洗膿腔。
日常需增加維生素C攝入促進牙齦修復,適量食用獼猴桃、鮮棗等水果。避免用患側咀嚼硬物,刷牙時選用軟毛牙刷。出現(xiàn)發(fā)熱、頜面部腫脹或張口受限等癥狀應立即就診口腔外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