闌尾周圍膿腫可通過抗生素治療、穿刺引流、手術干預等方式控制病情發展,通常由闌尾穿孔、細菌感染擴散、免疫力低下等因素引起。
1、抗生素治療:闌尾周圍膿腫多與大腸桿菌、脆弱擬桿菌等混合感染有關,臨床常用頭孢曲松、甲硝唑、左氧氟沙星等廣譜抗生素控制感染。治療期間需完成全程用藥,避免自行停藥導致耐藥性。
2、穿刺引流:對于直徑>3cm的膿腫可在超聲引導下穿刺引流,降低膿腔壓力。術后需保持引流管通暢,每日記錄引流液性狀和量,警惕出血或導管堵塞等并發癥。
3、飲食管理:急性期選擇低渣流質飲食如米湯、藕粉,緩解期逐步過渡至低脂半流食。避免牛奶、豆類等產氣食物,減少粗纖維攝入以降低腸道刺激。
4、體位護理:采取半臥位減輕腹壁張力,使用腹帶固定減輕疼痛。每2小時協助翻身一次,預防壓瘡和肺部感染,咳嗽時用手按壓切口部位保護。
5、病情監測:每日測量體溫4次,觀察腹痛程度及腹膜刺激征變化。若出現寒戰高熱、引流液渾濁或腹痛加劇,需警惕膿毒血癥或再次穿孔可能。
治療期間需嚴格臥床休息,限制劇烈活動避免膿腫破裂。康復期可進行床上踝泵運動促進血液循環,逐步增加步行等低強度活動。術后6周內避免提重物及劇烈運動,定期復查超聲評估膿腫吸收情況。保持切口清潔干燥,出現發熱或傷口滲液及時復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