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列腺癌分期可通過TNM分期系統評估,包括腫瘤范圍、淋巴結轉移、遠處轉移三個維度。臨床常用分期包括Ⅰ期、Ⅱ期、Ⅲ期、Ⅳ期。
1、T分期:評估原發腫瘤局部侵犯程度。T1為隱匿性腫瘤T1a-c通過病理偶然發現,T2為局限于前列腺的腫瘤T2a-c按累及單側/雙側分亞型,T3突破包膜侵犯精囊T3a-b,T4固定或侵犯鄰近器官。MRI和直腸指檢是主要評估手段。
2、N分期:判斷區域淋巴結轉移。N0代表無淋巴結轉移,N1代表盆腔淋巴結轉移。通過CT、MRI或PSMA-PET檢測,淋巴結轉移提示預后顯著惡化。
3、M分期:確認遠處轉移存在。M0無遠處轉移,M1分為骨轉移M1b或其他器官轉移M1c。骨掃描、PET-CT或活檢可確診,轉移性前列腺癌5年生存率不足30%。
4、Gleason分級:病理學評估標準。將癌細胞分化程度分為1-5級,主次分級相加得總分6-10分,≥8分屬高危組。新版ISUP分級將1-5級對應為5個等級組別,更精準預測生物學行為。
5、PSA水平:輔助分期的重要指標。≤10ng/ml為低危,10-20ng/ml中危,>20ng/ml高危。需結合臨床分期和分級綜合判斷,極高PSA值>100ng/ml往往提示轉移。
前列腺癌患者需根據分期選擇根治性手術、放療或內分泌治療,早期患者建議增加番茄紅素和硒的攝入,適度進行凱格爾運動改善盆底功能,晚期患者需定期監測骨密度并補充鈣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