膝蓋軟骨損傷可通過休息制動、物理治療、藥物緩解、營養(yǎng)補充、康復訓練等方式加速恢復。該損傷通常由運動過度、外傷撞擊、體重負荷、退行性變、炎癥反應等原因引起。
1、休息制動:急性期需停止跑跳等負重活動,使用護膝或支具固定關節(jié)2-4周。避免爬樓梯、深蹲等動作,減輕軟骨面摩擦。夜間睡眠時抬高患肢,促進局部靜脈回流。
2、物理治療:超聲波治療能促進軟骨基質合成,每周3次為宜。冷敷可緩解腫脹疼痛,每次15分鐘每日2次。脈沖電磁場治療通過改善微循環(huán)加速修復,10次為一療程。
3、藥物緩解:口服氨基葡萄糖促進軟骨代謝,硫酸軟骨素補充基質成分。非甾體抗炎藥如塞來昔布可短期控制炎癥,關節(jié)腔注射玻璃酸鈉增強潤滑作用。
4、營養(yǎng)補充:每日攝入1500mg鈣質,可通過牛奶、豆腐、芝麻等食物補充。維生素D3促進鈣吸收,建議每日曬太陽30分鐘。Omega-3脂肪酸存在于深海魚中,每周食用3次減輕關節(jié)炎癥。
5、康復訓練:急性期后開始直腿抬高、踝泵等靜態(tài)訓練,每天3組每組15次。逐步過渡到坐位伸膝、靠墻靜蹲等動態(tài)練習,水中行走能減少關節(jié)負擔。使用彈力帶進行抗阻訓練時需專業(yè)指導。
恢復期間建議控制體重在BMI24以下,選擇游泳、騎自行車等低沖擊運動。每日補充2000ml水分保持關節(jié)滑液充足,可配合生姜、山藥等溫補食材調理。若3個月后仍存在持續(xù)疼痛或關節(jié)交鎖,需進行MRI檢查評估軟骨修復情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