流產后陰道出血通常持續1-2周屬于正常現象。出血量應逐漸減少,顏色由鮮紅轉為暗紅或褐色,若超過兩周未止或出血量突然增多需及時就醫。
1. 正常出血期的表現:
流產后子宮內膜脫落會引發出血,初期出血量與月經相近,伴隨輕微腹痛屬正常生理反應。出血第3-5天起應明顯減少,10天左右轉為點滴狀褐色分泌物。此階段需觀察體溫變化,避免劇烈運動,使用衛生巾而非棉條以防感染。
2. 異常出血的警示信號:
出血持續超過14天、每小時浸透一片衛生巾、排出大血塊或組織物,可能提示宮腔殘留或感染。伴隨發熱、劇烈腹痛、惡臭分泌物時,需超聲檢查排除絨毛殘留或子宮內膜炎。此類情況需遵醫囑進行藥物或清宮治療,避免自行服用止血藥物。
流產后身體恢復期間建議保持外陰清潔,每日溫水清洗1-2次;飲食選擇高鐵高蛋白食物如豬肝、菠菜補充失血,避免生冷辛辣刺激;兩周內禁止盆浴、游泳及性生活。適當進行散步等低強度活動促進宮腔積血排出,但需避免提重物或長時間彎腰。心理上可通過正念冥想緩解焦慮情緒,若出現持續情緒低落建議尋求專業心理咨詢。術后30天需復查超聲確認子宮恢復情況,6個月內做好避孕措施讓子宮內膜充分修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