宮頸活檢后少量出血屬于正常現象,通常由局部血管損傷、創面未完全愈合、炎癥反應、凝血功能異常、操作刺激等因素引起,可通過壓迫止血、抗感染治療、避免劇烈運動、補充營養、定期復查等方式處理。
1、血管損傷:活檢過程中器械可能損傷宮頸微小血管,導致毛細血管滲血。術后24小時內使用無菌紗布壓迫止血,避免過早拆除敷料。觀察出血量是否逐漸減少,顏色從鮮紅轉為暗紅屬正常變化。
2、創面愈合:宮頸鱗柱交界處血供豐富,創面愈合需7-10天。術后兩周內避免性生活、盆浴及陰道沖洗,防止結痂脫落引發二次出血。每日更換純棉內褲,保持外陰清潔干燥。
3、炎癥反應:操作可能激活局部炎癥介質,表現為淡血性分泌物。遵醫囑使用甲硝唑、左氧氟沙星等抗生素預防感染。體溫超過38℃或分泌物有異味需及時復診。
4、凝血異常:血小板減少或凝血功能障礙患者易出現持續滲血。術前應完善血常規檢查,術后可口服云南白藥膠囊。出血浸透衛生巾超過3片/小時需急診處理。
5、操作因素:取材深度超過5mm或多次活檢可能損傷肌層血管。術后一月避免提重物及高強度運動,補充鐵劑、維生素K促進凝血。異常出血可能與宮頸管內膜損傷有關。
術后飲食宜選擇高鐵高蛋白食物如動物肝臟、菠菜,搭配維生素C促進鐵吸收。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減少盆腔充血。兩周內禁止騎自行車、深蹲等增加腹壓的運動,睡眠時抬高臀部15°可減輕局部壓力。每日觀察出血量變化,正常情況應為逐漸減少趨勢,若出現大量血塊、組織物排出或持續出血超過月經量,需立即返院進行陰道鏡檢查及電凝止血處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