內痔脫出可能由長期便秘、妊娠腹壓增高、久坐久站、直腸靜脈曲張、肛門括約肌松弛等原因引起。
1、長期便秘:
排便時過度用力會增加直腸靜脈壓力,導致痔核充血膨大。糞便干燥時反復摩擦肛墊黏膜,可能造成結締組織斷裂。每日攝入25克膳食纖維可軟化糞便,推薦食用燕麥、火龍果、奇亞籽。
2、腹壓增高:
妊娠期子宮壓迫下腔靜脈,盆腔血流回流受阻易誘發痔靜脈擴張。慢性咳嗽、重體力勞動等持續腹壓升高行為,可能促使痔核經肛門脫出。凱格爾運動能增強盆底肌張力,每天3組每組15次。
3、久坐久站:
持續保持相同體位超過2小時,會使肛門局部靜脈血液淤積。司機、辦公室職員等職業人群需每小時活動5分鐘,建議做提肛運動或深蹲促進血液循環。
4、靜脈曲張:
可能與門靜脈高壓、先天性靜脈壁薄弱等因素有關,通常表現為排便后痔核無法自行回納、肛門墜脹感等癥狀。硬化劑注射治療適用于Ⅱ度內痔,常用聚桂醇、魚肝油酸鈉。
5、括約肌松弛:
可能與年齡增長、肛周手術損傷等因素有關,通常表現為痔核長期外翻、黏液滲出等癥狀。吻合器痔上黏膜環切術PPH或血栓剝離術可修復松弛組織,術后需配合生物反饋訓練。
調整飲食結構增加水分攝入,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加重黏膜充血。每日溫水坐浴2次促進局部血液循環,選擇慢跑、游泳等運動增強核心肌群力量。出現嵌頓壞死需立即就醫,Ⅲ度以上脫垂建議行RPH微創套扎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