無痛腸鏡檢查可通過嚴格術前評估、規范麻醉操作、術中生命體征監測、術后復蘇觀察、并發癥應急處理等方式降低風險。該檢查通常由麻醉藥物過敏、心肺功能異常、腸道穿孔、出血、感染等因素引起潛在風險。
1、術前評估:患者需完善心電圖、凝血功能等檢查,排除嚴重心肺疾病或出血傾向。醫生需詢問過敏史,評估麻醉風險等級,必要時調整檢查方案。高血壓患者需提前控制血壓達標。
2、麻醉管理:采用短效靜脈麻醉藥如丙泊酚、依托咪酯、咪達唑侖等,由專業麻醉師根據體重計算劑量。麻醉深度維持在Ramsay評分3-4級,避免呼吸抑制。血氧飽和度需持續保持在95%以上。
3、術中監測:配備多功能監護儀持續監測心率、血壓、血氧,每3分鐘記錄一次數據。準備氣管插管設備及阿托品、腎上腺素等急救藥品。發現血壓驟降立即暫停操作并擴容治療。
4、術后觀察:檢查后需在復蘇室監測2小時,評估意識恢復程度及肢體活動能力。出現惡心嘔吐可靜脈給予格拉司瓊,腹痛腹脹需排除腸穿孔。24小時內禁止駕駛及高空作業。
5、并發癥處理:出血較多時采用內鏡下鈦夾止血或注射腎上腺素,大面積黏膜損傷需禁食補液。疑似腸穿孔立即行腹部CT檢查,確診后需急診腹腔鏡修補術。感染病例根據藥敏結果選用頭孢曲松或莫西沙星。
檢查前3天建議低渣飲食,避免堅果、粗糧等難消化食物。術后可進食米湯、藕粉等流質,逐步過渡到稀飯、面條?;謴推诒苊鈩×疫\動,一周內禁止游泳或健身。出現持續發熱、劇烈腹痛需及時返院復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