鼻出血通常無需特殊用藥,多數情況下可通過壓迫止血等物理方法處理。若需藥物干預,臨床常用止血藥物有氨甲環酸、酚磺乙胺、維生素K1等。
1、氨甲環酸:
氨甲環酸通過抑制纖維蛋白溶解發揮止血作用,適用于纖溶亢進導致的鼻出血。該藥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,腎功能不全者需調整劑量,可能出現胃腸道不適等副作用。
2、酚磺乙胺:
酚磺乙胺能增強血小板聚集功能,縮短出血時間。對毛細血管脆弱性出血效果較好,但禁用于血栓性疾病患者,使用期間需監測凝血功能。
3、維生素K1:
維生素K1參與凝血因子合成,適用于華法林過量或維生素K缺乏引起的鼻出血。需注意靜脈注射速度過快可能引發過敏反應,新生兒使用需謹慎。
4、局部止血藥:
明膠海綿、止血紗布等局部填塞材料可直接作用于出血部位,配合腎上腺素溶液收縮血管效果更佳。使用前需清潔鼻腔,避免繼發感染。
5、中成藥輔助:
云南白藥膠囊、三七片等具有化瘀止血功效,可作為輔助治療。需辨證使用,孕婦及經期女性禁用,避免與抗凝藥物同服。
反復鼻出血患者建議保持鼻腔濕潤,使用生理鹽水噴霧或凡士林涂抹鼻腔前部。增加維生素C、K攝入,如菠菜、獼猴桃等食物。避免用力擤鼻、挖鼻等機械刺激,高血壓患者需控制血壓。出血持續15分鐘以上或出血量大時,應立即就醫排除血液系統疾病、鼻腔腫瘤等病因,必要時行電凝止血或鼻腔填塞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