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髓炎不疼了仍需治療,可通過根管治療、牙髓血運重建術等方式干預。牙髓炎可能由齲齒、牙外傷、牙周病、細菌感染、免疫因素等原因引起。
1、齲齒侵蝕:深齲導致細菌侵入牙髓引發炎癥,疼痛緩解可能因牙髓壞死。需及時清除腐質并填充窩洞,避免繼發根尖周炎。日常使用含氟牙膏刷牙,限制蔗糖攝入。
2、牙外傷撞擊:牙齒受外力沖擊后牙髓血管斷裂,初期疼痛后進入無痛期。需進行牙髓活力測試,必要時行活髓切斷術。避免用患牙咀嚼硬物,定期口腔檢查。
3、牙周病蔓延:牙周袋內細菌通過側支根管逆行感染,表現為間歇性隱痛。需進行牙周基礎治療配合局部用藥,如鹽酸米諾環素軟膏。使用牙線清潔鄰面,每半年洗牙。
4、細菌感染:厭氧菌混合感染導致牙髓液化壞死,疼痛消失但感染擴散。需完成根管預備消毒,采用氫氧化鈣暫封。急性期可口服甲硝唑、阿莫西林、布洛芬三聯用藥。
5、免疫因素:自身免疫反應加速牙髓組織變性,癥狀具有波動性。建議進行牙髓電測試評估狀態,嚴重者需顯微根管治療。日常補充維生素C、鋅元素增強免疫力。
牙髓炎癥狀緩解不等于痊愈,壞死牙髓可能引發頜骨感染。保持每日兩次巴氏刷牙,選用小頭軟毛牙刷。飲食增加乳制品攝入,避免過冷過熱刺激。定期進行口腔全景片檢查,出現牙齦腫脹需立即就診。適度的咀嚼運動如咬合訓練可促進根尖區血液循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