確診卵巢腫瘤通常需要結合影像學檢查、腫瘤標志物檢測及病理檢查,主要方法包括超聲檢查、CT/MRI掃描、CA125等血液檢測、腹腔鏡檢查和組織活檢。
1、超聲檢查:
經陰道或腹部超聲是卵巢腫瘤的首選篩查手段,可清晰顯示腫瘤位置、大小、形態及血流信號。彩色多普勒超聲能進一步區分囊性、囊實性或實性腫塊,良性腫瘤多表現為單房薄壁囊腫,惡性腫瘤常伴厚壁分隔、乳頭狀突起或豐富血流信號。超聲檢查無創、便捷且成本較低,適合作為初步評估工具。
2、CT/MRI掃描:
計算機斷層掃描CT和磁共振成像MRI能提供更精確的解剖學信息,尤其對評估腫瘤與周圍組織關系、淋巴結轉移及腹膜播散有優勢。CT適用于快速評估腫瘤分期,MRI則對軟組織分辨率更高,可鑒別畸胎瘤、子宮內膜樣瘤等特殊類型。增強掃描有助于判斷腫瘤血供及惡性特征。
3、腫瘤標志物:
血清CA125是上皮性卵巢癌最常用的標志物,但需注意其特異性較低,子宮內膜異位癥或盆腔炎也可能升高。HE4、ROMA指數可提高診斷準確性。生殖細胞腫瘤需檢測AFP、β-hCG,性索間質腫瘤則關注抑制素和睪酮水平。標志物動態監測對療效評估和復發預警有重要意義。
4、腹腔鏡檢查:
對于影像學難以定性的腫塊,腹腔鏡可直觀觀察腫瘤表面特征、腹盆腔播散情況,同時進行可疑病灶活檢。術中冰凍病理能快速明確性質,指導手術方案制定。該技術創傷小、恢復快,但需全身麻醉,存在氣腹相關并發癥風險。
5、病理活檢:
組織病理學是確診金標準,通過穿刺活檢、腹腔鏡或手術切除獲取標本。免疫組化檢測ER/PR、P53等分子標志物可輔助分型。惡性者需明確組織學類型漿液性、黏液性等、分化程度及手術病理分期,這對后續治療選擇至關重要。
確診過程中需結合患者年齡、癥狀及家族史綜合判斷。年輕患者突發腹痛需排除卵巢囊腫蒂扭轉,絕經后婦女新發卵巢腫塊需警惕惡性可能。建議完善BRCA基因檢測評估遺傳風險。日常注意記錄月經變化、腹脹等異常癥狀,避免過度按壓腹部。確診后應根據病理類型制定個體化方案,早期患者以手術為主,晚期需聯合化療及靶向治療,定期隨訪監測復發跡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