胎兒宮內窘迫可通過胎動異常、胎心率變化、羊水異常、生物物理評分降低、酸中毒風險升高等表現判斷,需結合胎心監護、超聲檢查等醫療手段綜合評估。
孕婦自覺胎動減少或消失是早期警示信號。正常胎動每小時3-5次,若12小時內累計少于10次或較基礎值減少50%需警惕。建議每日固定時間左側臥位計數胎動,發現異常立即就診。
持續胎心率>160次/分或<110次/分提示異常。胎心監護可見晚期減速、變異減速等病理圖形。電子胎心監護能捕捉細微變化,孕晚期建議每周1-2次監測。
羊水糞染呈黃綠色提示胎兒缺氧后排便。超聲檢測羊水指數≤5cm或最大暗區≤2cm診斷羊水過少。破膜后可直接觀察羊水顏色,未破膜者需超聲引導下羊膜腔穿刺評估。
通過胎兒呼吸運動、肌張力、胎動、羊水量、無應激試驗五項指標綜合評分?!?分需緊急處理,5-6分需密切復查。該評分系統能有效預測胎兒氧合狀態。
頭皮血pH值<7.2或乳酸>4.8mmol/L確診代謝性酸中毒。胎兒脈搏氧飽和度監測顯示SpO?<30%持續10分鐘以上提示嚴重缺氧。這些侵入性檢查需在產程中實施。
孕婦應保持每日攝入優質蛋白質60g以上,如雞蛋、魚肉、豆制品;適當進行孕婦瑜伽、散步等低強度運動;睡眠時采取左側臥位改善胎盤灌注。孕32周后每周記錄胎動曲線,發現胎動驟減、胎心異常或陰道流液時,需立即攜帶產檢資料前往醫院急診。產科醫生會根據情況選擇吸氧、改變體位、靜脈補液等宮內復蘇措施,必要時啟動緊急剖宮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