長期服用激素類平喘藥可能引發多種副作用。這類藥物通過抑制氣道炎癥緩解癥狀,但持續使用可能影響全身多系統功能。
一、內分泌系統影響:
激素類藥物可能干擾下丘腦-垂體-腎上腺軸功能,導致皮質醇分泌異常。表現為向心性肥胖、水牛背、滿月臉等庫欣綜合征特征。兒童患者可能出現生長遲緩,需定期監測骨齡和身高發育。
二、代謝異常風險:
長期用藥可能引發糖代謝紊亂,增加胰島素抵抗風險。部分患者出現骨質疏松,與鈣磷代謝失衡相關。建議定期檢測骨密度,補充維生素D和鈣劑。電解質紊亂表現為低鉀血癥,可能誘發肌無力或心律失常。
三、局部不良反應:
吸入型激素可能造成口腔念珠菌感染,表現為咽痛或聲嘶。用藥后及時漱口可降低發生率。鼻用制劑可能引起鼻黏膜干燥或出血,與藥物局部刺激作用相關。
四、特殊人群注意事項:
老年患者需警惕白內障和青光眼風險,建議每年眼科檢查。孕婦使用需嚴格評估風險收益比,高劑量可能影響胎兒發育。哺乳期婦女應選擇最低有效劑量,避免通過乳汁影響嬰兒。
使用激素類平喘藥期間應定期復查肺功能和腎上腺功能,采用階梯式減量方案避免戒斷反應。日常注意低鹽高蛋白飲食,適當進行抗阻力訓練維持肌肉量。霧化吸入后使用儲霧罐可提高藥物沉積率,減少口咽部殘留。合并糖尿病患者需加強血糖監測,調整降糖方案。出現持續頭痛或視力變化應及時就醫排查顱內壓升高。